2020年我院师范化学专业学生考研深造工作再创佳绩!2016级师范化学专业毕业生41人,其中25名同学成功考取了包括中科院、北京理工大学、苏州大学、华东理工大学、湖南大学、中国海洋大学、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等科学院与双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,升学深造率达到61%,创本专业升学历史最好成绩。
 
  
   
    
     | 2016级师范化学升学情况一览表 | 
    
     | 序号 | 姓名 | 录取院校 | 专业 | 
    
     | 1 | 潘佳琪 | 北京理工大学 | 无机化学 | 
    
     | 2 | 李巧凤 | 苏州大学 | 生物化学 | 
    
     | 3 | 唐悦 | 湖南大学 | 有机化学 | 
    
     | 4 | 杨晨 | 中国海洋大学 | 海洋化学 | 
    
     | 5 | 臧娟 | 中国石油大学 | 分析化学 | 
    
     | 6 | 王春芬 | 中国石油大学 | 无机化学 | 
    
     | 7 | 任博惠 | 华东理工大学 | 物理化学 | 
    
     | 8 | 张紫薇 | 华东理工大学 | 物理化学 | 
    
     | 9 | 官倩文 | 中科院 | 无机化学 | 
    
     | 10 | 李晨晨 | 中科院 | 无机化学 | 
    
     | 11 | 万长璞 | 中科院 | 无机化学 | 
    
     | 12 | 栾绍鑫 | 中科院 | 无机化学 | 
    
     | 13 | 万梦欣 | 内蒙古大学 | 化学 | 
    
     | 14 | 纪伟伟 | 内蒙古大学 | 化学 | 
    
     | 15 | 赵旭凤 | 福建师范大学 | 无机化学 | 
    
     | 16 | 吕雅丽 | 浙江师范大学 | 物理化学 | 
    
     | 17 | 王依林 | 青岛大学 | 化学 | 
    
     | 18 | 高珍妮 | 青岛大学 | 化学 | 
    
     | 19 | 李晓菲 | 青岛大学 | 化学 | 
    
     | 20 | 胡晨晨 | 青岛大学 | 化学 | 
    
     | 21 | 鲁俊俊 | 渤海大学 | 无机化学 | 
    
     | 22 | 刘晓婷 | 大连大学 | 化学 | 
    
     | 23 | 任凯 | 宁夏大学 | 精细化工 | 
    
     | 24 | 曲晓丽 | 青岛大学 | 学科教学 | 
    
     | 25 | 李静 | 青岛大学 | 学科教学 | 
   
  
  
 
  
 师范化学专业一直秉持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成才的育人理念,以“四有”教师的标准,传承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,因材施教以良好的教风引导学生“立高志”,在学生中形成了积极向上、人人争先的浓厚学习与研究氛围。
 
  
 (部分青年教师(左至右)潘杰、万延岚、薛镇镇、于正泽、韩松德、胡继祥、王阿妮、沐影)
 化学教育专业教师团队是一支以校特聘教授与卓越人才为主体、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近100%的青年队伍。近年来在系主任韩松德副教授(特聘教授)的带领下,从新生入学伊始便通过“学业导师”、“考研导师”、“就业导师”等多种形式,引导同学们树立自我管理、我必成才的信念。2016级师范专业班主任薛镇镇博士(青年卓越)讲授的《结构化学》课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,通过灵活多样的班级活动,将思政教育、学业规划与指导、复试指导与调剂帮助等工作做到贯穿于大学四年,助力学生成人、成才与成器培养。
 
  
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师范化学专业近三年考研率)
 此外,同学们还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,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与科研创新意识,促进了学生们的综合素养的提高,先后有5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,多名本科生获得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一、二等奖等。
 
  
 (第七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指导教师万延岚副教授(特聘教授)与获一、二等奖同学)